首页

国内黄金圣水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30 00:13:07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55917

  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刘洋)“今年是我们汉服社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柏林世界公园中秋之夜活动。表演结束后,不少外国友人和我们合照,询问汉服的历史。”德国忱引汉服社社长陈娇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临近中秋,海外的华侨华人以不同方式,与亲朋好友共庆佳节的同时,向海外民众讲述中华传统节日的内涵。

  在德国柏林世界公园的主舞台上,德国忱引汉服社的成员们身着从战国时期到明朝的传统服饰,为台下的观众带来“中秋汉服国风穿越秀”。演出按照历史朝代次序,依次展现了战国袍、汉代曲裾、南北朝大袖襦、唐代襦裙、宋代褙子等近40套服饰。

  “当天台下5000个座位全部坐满,还有很多观众站在场地周边观看演出,我们很激动。”陈娇颖告诉记者,社团的成员大多是当地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并非专业的舞蹈或歌唱演员。如何编排一个25分钟的节目曾让大家苦恼。

  陈娇颖说,以单一的走秀形式展示华服略显枯燥乏味。中国的历史绵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也映射着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因此,成员们以历史为序,将演出分为四个部分,复原当时的妆容、步态、舞蹈,例如模拟唐代壁画《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中的场景,扮演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形象吟诗等。演出的最后,成员们带来舞蹈《盛世》和《嫦娥》,以呼应中秋主题。

当地时间9月23日,德国忱引汉服社成员在柏林世界公园表演。图为演出谢幕照片。(受访者 供图)

  “台下的一些德国观众将我们的演出拍摄剪辑成短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外国友人通过这些视频找到我们的媒体账号,表达对演出的喜爱。”陈娇颖表示,成员们很自豪能够通过演出让中国的汉服文化触达更多海外民众,与外国友人同享中秋团圆祈福之意。

  在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和旗下枫叶红艺术团、精英艺术团、华人腰鼓团等团队组成了百人旗袍方阵,在悉尼歌剧院的台阶上,以“秋”为主题,展示中华旗袍的风韵和民俗风情。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余俊武表示,百人旗袍方阵的服饰选取了平常的旗袍,而非舞台服饰,以展现日常生活中的中华女性形象。

近日,悉尼华星艺术团和旗下枫叶红艺术团、精英艺术团、华人腰鼓团等团队组成了百人旗袍方阵,在悉尼歌剧院的台阶上,展示中华旗袍的风韵和民俗风情。 (受访者 供图)

  “中秋寓意团圆。演出的后半部分以家庭为单位,让孩子们身着汉服朗诵拜月祝文后,和家人一起包月饼、做灯笼,展现阖家团圆之景。”余俊武说,参与表演的孩子有华二代、华三代,大家通过参演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涵义,加深了对中华血脉的认同感。

  “我们将演出录制成短片,希望能够让更多非华语背景的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余俊武说。

  巴拿马奇里基华侨联谊会会长林伟彬告诉记者,巴拿马华社每逢中秋节都会举办各式活动,例如中秋赏月晚会,为敬老院的老人送月饼等。活动将华侨华人聚集起来共庆佳节,凸显团圆之意。

  林伟彬说,以往中秋节,他的孩子会带一些月饼到学校与巴拿马当地的同学们分享。下课后,大家一同到林伟彬家中,听他讲嫦娥奔月等故事,品尝月饼和广式菜肴,其乐融融。

  “我的祖籍是广东。这么多年在海外,我和家人仍然保持着中秋拜月祭祖的习俗。当地很多华人都是如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忘根、不忘祖。”林伟彬说。(完)

【编辑:王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肇庆市政协原副主席赵志毅被查

从以往案例看,一些不良商家的销售渠道并非正规的电商平台或者线下实体经营场所,消费者即便发现上当,也往往投诉无门。这就要求消费者自身树立正确认知。相比身高,身心健康才是更重要的。

【中国网评】斥巨资拆除中企设备,"美式损人不利己"的注脚

一是建立完善机制。2021年农业农村部联合海关、公安、海事、海警,共同出台了“三无”船舶联合认定办法。去年是该办法出台的第三年,全国打私办组织相关部门对认定办法的实施效果开展了联合评估,从检查情况看,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属地政府的组织协调责任,为精准认定“三无”船舶提供了政策依据。

10月12日,2024世界武当太极大会在湖北十堰武当山开幕,来自海内外武术协会、太极拳习练者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代表等与会。

一中国游客在南非伊丽莎白港潜水后身亡

琴棋书画诗酒茶。唐宋之后,饮茶风气极盛,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对茶“爱不释手”。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不仅如此,茶更是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苏轼、陆游、黄庭坚等诗人都爱茶,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缕缕茶香,弥漫着哲思与诗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花样漳州·传奇月港—— 闽南文化走进中菲人文之驿”活动在马尼拉举行

传统的轨道吊都带着一个电缆卷盘,我们叫它“大辫子”。这个大卷盘直径6米,“驮”着400多米的电缆,寿命周期到了以后更换一次就要30万元。我们下决心把“大辫子”剪掉,前提是轨道吊直流供电技术必须过关,特别是大雨天必须安全可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